明代散文家魏学洢在其传世名篇《核舟记》中写道:“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赞的是艺人王叔远能在果核上雕刻东西的传神技艺。几百年过去,几经起落沉浮的核雕技艺,在山东省潍坊市仍有不少拥趸。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核雕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了解,古老技艺也开始散发时代芬芳。
核雕自清末传入潍坊。核雕的神奇之处,在于其工艺。在小小桃核上,刻刀一笔一画,雕出万千景致,诸如山水人物、花鸟鱼虫、车船瓶罐等。
核雕之精,首在选材。桃核表面的纹路,决定了每一件核雕作品都不会重样。相比于南方的橄榄核雕刻,桃核雕刻起来更加费事。两者的区别在于,橄榄核的表面是平的,利于机器整体切割或批量雕刻,而桃核表面有各式各样的纹路,只能“因材施教”。选材过程中,艺人需考虑桃子的品种,鉴别桃核是否致密。选定后,把桃核带回家来,放在阴凉处风干。当年的桃核是不能用于雕刻的,必须经过一年至两年的阴干过程,待其定型后方可操作。
核雕的一大特点是易于携带。核雕作品本身是挂链、首饰之类的小挂件,多是祈福之物。很多艺人会随身携带一个小包和几个桃核,没事时就掏出来刻两把,核雕这门技艺需要耐得住性子,不能着急,也不能搞突击,用的是慢功夫。
据潍坊核雕协会秘书长葛伟健介绍,如今艺人雕刻出的核雕作品,只要开价就能卖出去,但很少有艺人这么做。“核雕是门可供把玩的纯手工技艺,需要灵感和兴趣,如果硬派给艺人一项任务,多半就失去了它的价值。”葛伟健说,近几年很多爱好者来到潍坊,找艺人订制作品,要求半年后交货。“但只能停留在‘作品’二字,不能讲其他要求,成品什么样,多数要看艺人的灵感。”葛伟健说。
目前,潍坊核雕协会有成员50余人,平时的主要工作是大体估定价格,维持核雕市场的稳定。同时,协会定期组织艺人交流技艺,并做一些宣传推广工作。今年6月,潍坊核雕协会与当地文化部门联合,举办了首届潍坊市核雕技艺大赛。凡年龄在50岁以下、掌握核雕技艺的艺人和爱好者均可参赛,作品主题以表现本地的历史传统、风土人情和当代生活为主调。经过前期发动,大赛的反响超出葛伟健的预料。“潍坊地区的核雕艺人基本都参加了,当中发现了不少好作品。”葛伟健说,通过组织比赛他们有三点感触,一是核雕技艺发展势头确实向好,二是民众对这门技艺的感情依然深厚,三是核雕需要更好的宣传推广平台。
这几年,潍坊当地传承核雕技艺的努力没有停止。今年4月,潍坊市奎文区举办了首届核雕技艺免费培训班,邀请潍坊核雕协会的艺人,给群众讲解核雕历史渊源和基本雕刻技艺。“当时准备招40人,没成想,当天报名就超过100人。”奎文区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张彦锋说,学员中包括很多老年人。
今年9月起,潍坊市文广新局联合潍坊市技师学院,将在学院开设潍坊核雕等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技艺专业,免费招生80人。这是潍坊市首次设立全日制非遗专业,非遗传承职业化教育将成为潍坊市探索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新途径。
总的来说觉得野生的鸡心在“四大名核”中是属于比较“阴柔”的那...
我们如何区分核桃核雕是手工还是机器做出来的呢?
“潍坊核雕”以桃核为材料,巧妙利用核胚上纵横无序,深浅不定的...
现在社会上流传有【四大名核】之说,其说法是按品种分的,指的是...
核雕之精,首在选材。桃核表面的纹路,决定了每一件核雕作品都不...
核雕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