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不足一寸的桃核上,镌刻苏东坡、佛印和黄庭坚等五人,一船夫划船,一小童烧水,舟上舱轩篷楫,什物俱全。这种技艺被明末散文家魏学洢写下来,就是《核舟记》,核雕这种技艺从此名扬天下。
今天,这项古老的技艺,已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仅是在文玩市场,也在最广大的普通人中间,成为一项小而美的收藏门类。
有人形容核雕“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粒芥子纳须弥三千”,说的就是它的文化价值。作为民间工艺之一,核雕的选材以杏核、橄榄核、桃核等为主,这些果核本身没有价值,但经过雕刻师加工后,所呈现出的艺术价值让核雕身价倍增。近几年,随着文玩手串等收藏品的走热,核雕市场也逐年火爆。几年前,一件橄榄核雕的价格还在50到200元之间,如今至少也要在500元以上,名家代表作品则要过万元。
核雕是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中,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在明代达到艺术巅峰。
《清秘藏》记载明代宣德年间有个叫夏白眼的,“能于橄榄核上刻十六娃娃,眉目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鸶,其蟠屈飞走绰约之态,成于方寸小核”。明人魏学洢作《核舟记》,描述明代天启年间虞山(今苏州常熟)核雕艺人王毅(字叔远)所作橄榄核舟“东坡赤壁游”,人物栩栩,舟棹如画,《核舟记》也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
作为中国传统工艺文化的典型代表,核雕作品经常出现在国礼中,礼赠各国领导人。周恩来总理1955年出访,赠送外国元首的礼品中有数件光绪年间出生的潍坊核雕艺人都桂兰的作品。
核雕制作与其他类型雕刻首发基本相同,但由于核雕在各种微小的果核上创作,工艺复杂度相当高。再加上现代机器工艺的倾轧,核雕手工艺和其他传统中国工艺艺术一样,面临着失传的困境。
总的来说觉得野生的鸡心在“四大名核”中是属于比较“阴柔”的那...
我们如何区分核桃核雕是手工还是机器做出来的呢?
“潍坊核雕”以桃核为材料,巧妙利用核胚上纵横无序,深浅不定的...
现在社会上流传有【四大名核】之说,其说法是按品种分的,指的是...
核雕之精,首在选材。桃核表面的纹路,决定了每一件核雕作品都不...
核雕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